国旗下的讲话——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
明代谏臣杨继盛曾留下名句“铁肩担道义,辣手著文章”,深得李大钊的喜爱。他结合时代特点,将“辣”改为“妙”字,当作自己的座右铭。这句话也是李大钊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。他敢为人先,自觉用“妙手”传播马克思主义,唤醒民众投身革命。
李大钊,字守常,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,从小起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强烈的求知欲。七岁起在乡塾读书,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,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,开始接触西方的先进思想,1913年,李大钊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,期间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,逐渐形成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。青年时代,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,激发了爱国热忱,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。1918年,他发表了《庶民的胜利》和《Bolshevism的胜利》两篇文章,首次在中国传播十月革命的经验,号召中国人民学习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。1919年,五四运动爆发,李大钊积极参与其中,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活动,推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。他与陈独秀等人共同创办了《新青年》杂志,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,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李大钊曾被毛泽东主席称为马克思主义引路人,“真正的老师”。正是他引入并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,使那微弱的革命火种最终得以点亮中国。他的一生,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,是用铁肩担道义、妙手著文章的一生。
李大钊先生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,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。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,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。
李大钊先生和其他无数先烈光荣地倒下去了,但是他们的牺牲没有使中国革命停止,相反,中国革命在牺牲者的血泊中继续前进,直至获得伟大的胜利。
北京香山万安公墓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有一块墓碑,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,碑文写道: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,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。他的思想和精神,至今仍然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,传承他的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