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旗下的讲话——文明留身边,问候送他人
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我是初二九班的杨灿,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“文明留身边,问候送他人”。
每年的11月21日是“世界问候日”。1973年,埃及与以色列重燃战火,硝烟弥漫。姆可马克和米切尔两兄弟为促进埃以和平,自费奔走宣传,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。第一个“世界问候日”诞生了。如今,“世界问候日”已发展成用问候和关怀来促进人类相亲相爱的节日。
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。孔子道:“导之以礼乐,而民和睦。”几句简单的问候,就能体现一个人的自身修养。孟子曾道: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;爱人者,人恒爱之。”《荀子》有言:“人无礼则不生,事无礼则不成,国家无礼则不宁。”文明礼貌,不可小觑,古有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之训诫,今有“文明是最美的风景”之倡导,无不彰显着文明有礼在个人成长与社会交往中的关键地位。
很多时候,一个人的魅力并不体现在他的外表上,而是在于他体现出的精神素养和道德品质。那么,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呢?文明很简单,随手捡起路上的垃圾,在教室不大声喧哗,不随意插队等等,都是文明的行为。问候,是文明的具体体现。上学出门前,和爸妈说再见;在学校见到老师,说声“老师好!”;放学时,向门卫伯伯道一声:“伯伯再见!”……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”当我们面带微笑,向他人送上一句问候时,那问候,就如同冬日里穿透云层的暖阳,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;又似黑夜中跳动的火光,瞬间点燃人们心房的温情。
在忙碌的生活中,我们也许会疏忽与他人的问候。但同学们,大家可知道,一句小小的问候就像一颗小小的火星,能够点燃彼此心中友善的火花,温暖彼此的心房。
也许有同学心存疑惑,小小的文明礼貌,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呢?文明,或许不会带给我们急剧的变化,但却像涓涓细流,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性格与品质。
从初一入学起,老师就教导我们文明有礼,见到老师要问好,与人交流要友善。因为问候能够给我们带来礼貌,给他人送去关心,向社会传播文明。
此外,文明还是展示我们个人风采的重要方式。无论是在向老师请教时,还是与同学交流时,文明的语言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细心的问候都能给人送去温暖的关心。
同学们,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在与人交流时,带上一个如春花般灿烂的微笑,送去一句如春风般温暖的问候。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温馨与和谐,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而美好。
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