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> 办公 >> 校园动态

校园动态

“3D打印”进课堂 体验奇妙“科技趴”

来源: 本站 发布时间:2021-11-24 00:21:22 浏览量:7421

   为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、有创意的设计者与思考者,让学生完成一个探索、思考和操作实现的完整过程,为学生开辟一种全新的思维通道,石家庄市第二十五中学与河北省3D打印技术科普示范基地联合为学生建设3D打印实验室,11月19日首次开课,学校特邀王彦周老师和贾聚强老师做专题授课。3D打印这一科技感十足的新课堂给师生带来全新的体验,首批3D打印学员来自初二、高一年级。老师图文并茂的讲解将抽象的3D打印技术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,使同学们大开眼界,现场气氛热烈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观摩、实践,通过零距离接触3D打印设备、了解3D打印的技术原理,体验了一番奇妙的“科技趴”之旅。

参加“3D打印”活动课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王瑛、何梦阳

        “在中国传统神话神笔马良的故事里,拥有神笔的穷苦孩子马良拥有心想事成、下笔成真的能力,所画即所得。如今3D打印技术一经问世,便实现了人们寄托在神笔马良身上的愿景。”为了让同学们快速了解3D打印,贾聚强老师巧用“打比方”的教学方法,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,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。“燕子垒窝用的就是‘3D打印’,先垒上一个轮廓,然后一层一层的建设,最后燕子窝成型了,3D打印也是这样的原理。”课堂上,面对从未接触过的“3D打印”,同学们既兴奋又紧张,一个个专注听讲,生怕错过重要环节,听到“神奇”之处,现场还发出阵阵惊叹。约1个半小时的课程,学生从理解3D打印原理、了解3D打印过程和熟悉各类3D打印的应用中,全面构建起对3D打印的基础认知。课堂氛围轻松活泼,教学效果显著。

贾聚强老师用鼠标垫比喻3D打印基础模型

         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设计3D打印模型,需要用到的软件为“青少年3D打印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平台”。贾聚强老师以椭圆形的写上名字的钥匙牌为例,在讲解中配合实际操作演示3D魔术师、3D艺术家、2D转3D、3D积木、3D漫像、创意模型库等模块的操作流程。“正常绘制的时候先要调整好视图为上视图,子菜单选择椭圆形,单击命令之后选择需要的位置,在网格上鼠标拖动的时候会发现有一条横线不断加宽……”老师一步步细致的演示讲解激起了同学们浓烈的兴趣,在设计3D打印模型操作环节,同学们更是积极参与。高高举起的手臂、眉飞色舞的分享、目不转睛的观察,正是同学们初次接触3D打印的生动写照。

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

        “中国3D打印之父”卢秉恒院士这样说:“3D打印的教育理念在于强调‘做中学’,其主旨是在教育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,将学习者培养成为有创客精神的人,应该是一种普及化的兴趣的引导。”3D打印进校园,给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注入了丰富的内容,给课堂带来了活力,不但学生喜欢,教师也大加赞誉。“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造者,潜能无限,3D打印将孩子们的创意变为现实,极大地发展了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。”授课教师王彦周讲到。“我们的3D打印课堂趣味性强,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也高。”我校3D实验室辅导员何梦阳说。“我们把3D打印等一些前沿科技带到这里,希望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,增加他们对科学的兴趣。”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王瑛介绍。

   3D打印实验室和一系列课后托管活动项目的创建,目的是以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,增强学校科技创新的氛围,让学生们在双减之后,有时间及机会去领略科技艺术的魅力,激发学生爱科学、学科学的积极性,引导学生们全面发展,快乐成长。

   未来,学生不仅能够体验3D打印技术,也能通过建模设计更好地展示和验证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,自己满意的作品,或放在课桌上,或放在书架上,既是一个有新意的3D打印作品,也是一份回忆、收获。后续学校还会开设更多生动形象的3D打印课堂,创新教学形式,丰富教学内容,引导孩子们热爱科技,鼓励创新勇于实践,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。


导师团队:

王彦周河北省3D打印技术科普示范基地教师。组织策划2017年河北省教育厅发文的“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”3D打印技术师资培训,并编写培训教案,具有丰富的课程开发经验。参与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河北展园,三维模型设计,并荣获“中华展园特等奖”。组织策划2019年河北大工匠“不服来战”晋级挑战赛-3D打印智造技能比赛,参与制定大赛规则及评分标准,提供技术支持。参加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-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“创想杯”3D打印造型技术竞赛,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。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项。对各类大赛的组织及培训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,熟练掌握各类工业设计软件,熟悉FDM 3D打印机、光固化3D打印机、金属3D打印机的常规操作及流程,对各类3D打印机的日常维护及维修比较熟悉。在3D打印后处理方面,有着独特的见解。

贾聚强,河北省3D打印技术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师,河北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研学教师,河北老年大学3D打印创意设计讲师,青少年等级考试测评员,3D打印创客导师,从事3D打印创新教育6年,具有丰富的3D打印创新课程开发和授课经验,参与开展河北省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3D打印技术师资培训,参与实施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(3D打印及逆向工程技术)国家培训和省级培训,指导学校开展3D打印创新课程开发、教学培训和科技创新项目,致力于3D打印技术应用普及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
何梦阳,凝聚态物理专业研究生,中学一级教师,石家庄市第二十五中学物理教师,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,参加裕华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获得二等奖,多次参加学校青年教师公开课、说课比赛,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知识能力、思想方法共同发展、思维灵活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。

王瑛,计算机技术专业,石家庄市第二十五中学信息技术老师。曾多次参加校级公开课,说课比赛曾获一等奖。现担任高一4班班主任,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,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,对教育方式的研究,致力于培养学生合作、探究、创新精神。

首批3D打印实验室学生:

G2101 杨钰晶、徐百旺、李永康、张家毅 (班主任:徐英杰)

C2003 田昊冉 (班主任:武艳丽)

C2004 梁好、王凯民 (班主任:李莉)

C2005 陈青铜 (班主任:黄少永)


【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本稿】【关闭本页】
0